2009年5月4日 星期一

H1N1是如何命名的?


H1N1是如何命名的?
H1N1亞型豬流感病毒是A型流感病毒的一個品種。流感病毒最早是在1933年由英國人威爾遜•史密斯(Wilson Smith)發現的,他稱為H1N1。H代表血凝素;N代表神經氨酸酶。數字代表不同類型。因為科學家曾在患者體內檢測出H1N1亞型豬流感病毒毒株,因此將這種流感成為“豬流感”,但這種新型流感病毒具有病毒雜交特性。世界衛生組織稱,2009年4月在墨西哥引發豬流感的病毒是禽流感和人類流感經過“洗牌效應”產生的新病毒。不同的病毒相遇後交換基因,變異為新型的混種病毒,因此人類對其缺乏免疫力。這將使得豬流感疫情的波及範圍和後續影響難以估測。但該病毒的攻擊性,人體免疫力的個體差異和人類從對抗各種流行性感冒中所獲取的綜合抵抗力都是決定這次疫情狀況的決定性因素。根據美國的紀錄,人類感染H1N1豬流感病毒疫情曾在1976年和1988年出現過。

血凝素是指紅血球凝聚素。病毒的表面存在兩種蛋白質,一種稱為紅血球凝聚素(hemagglutinin),另一種為神經氨酸酶(neuraminidase)。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中的“H”指代前者,“N”指代後者。而就目前而言,紅血球凝聚素有16種形態,神經氨酸酶則有9種形態。它們會引發免疫系統作出反應,特別是紅血球凝聚素,當身體需要產生預防流感抗體時,身體會主動找尋這種蛋白質。

神經氨酸酶又稱唾液酸酶(neuraminidase),是分佈於流感病毒被膜上的一種糖蛋白,它具有抗原性,可以催化唾液酸水解,協助成熟流感病毒脫離宿主細胞感染新的細胞,在流感病毒的生活週期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甲型流感病毒中,神經氨酸酶的抗原性會發生變異,這成為劃分甲型流感病毒亞型的依據,在目前已知的甲型流感病毒中共有9種不同的神經氨酸酶抗原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